
(资料图)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血余炭是什么东西,有什么功效。我们中医认为“肾主骨、生髓、藏精、其华在发”,肾的精血化生滋养着头发,头发的色泽可以反映肾之精血是否充沛,因此,又有“发为血之余”的说法。“血余炭”是收集健康人的头发经过碱水反复漂洗,洗净晒干后,经过锻烧成炭,故取名“血余炭”,其炮制程序繁琐,要求比较高。
“血余炭”有收敛止血、化瘀、利尿的作用,性味苦温,可以应用于治疗鼻出血、崩漏、吐血、便血、尿血等各种出血证,由于兼有利尿的作用,对于尿血、小便淋漓不尽,尤为常用,比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滑石白鱼散组成中就有“血余炭”,主治小便不利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可以治疗小儿惊痫,大人病痉。“血余炭”能够化瘀,有收敛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,所以,我之前临床也是比较喜欢使用的。
有一天,我在与一位民间中医谈及“血余炭”的时候,他告诉我“血余炭”这味中药,现如今他已经不再使用了,当时,我略感诧异,于是,请教他原因。他说,现如今理发店收集的头发,都是染了各种染发剂,或者应用了烫发剂、拉直药水的头发,虽然,大部分是健康人的头发,但是,健康人的头发也不健康了。我幡然醒悟,确实,像我这样的头发倒是没有什么污染,但是,本人已经数年没有进过理发店了。
我之前发表了一篇关于感伤中药道地药材流失的文章——《感中药道地药材流失之殇》,由此看来,中药道地药材“血余炭”的流失,倒是一件人人有责的事情。既然能够放心使用的“血余炭”不容易获得,那么,不用也罢。反正,收敛止血也多数情况下止不了血,想来,这种感悟,中医人应该都有过体会,特别是在崩漏的治疗方面。
明代医家方约之曾经在其所著的《丹溪心法附余》一书中,提出过“塞流、澄源、复旧”的治疗崩漏三大法,其中,塞流的意思就是止血,“血余炭”就是属于止血的药物,然止血之法,临床用之,往往收效甚微,所以,我认为,收敛止血是止不了血的。既如此,想要治疗崩漏之类的出血类疾病,“澄源、复旧”应是治本之法,重中之重。其中,澄源就是正本清源的意思,比如虚者补之、寒者热之、热者寒之、实者泻之,都属于澄源之法。复旧就是固本善后的意思,补肾、扶脾、调肝、调养气血,这些就是复旧之法。
由明代医家方约之起始,医家们提起治崩三法,均是“塞流、澄源、复旧”的顺序,我认为,其顺序应该改改,叫做“澄源、复旧、塞流”。虽然这里谈的是崩漏的治疗,但是,推而广之,其他出血类的疾病,治疗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另外,临床上可以选择使用的收敛止血药物非常多,就算是一定要使用收敛止血药物,“血余炭”也并非不可替代,比如艾炭、棕榈炭、蒲黄、花蕊石、白芨等。
以上仅是个人浅见,若有同道中人,有其他启发性的感悟,也希望多多指教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
标签: